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疾病 >> 疾病诊断 >> 正文

血液疾病的防治再障白血病贫血等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5-31 2:09:54
作者:吴为群,年获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博士学位,年晋升为中山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年获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年晋升为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一、血液系统疾病概论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血液由血浆及悬浮在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液含有三种有形的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造血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出生后血细胞几乎都在骨髓内形成。红细胞是体内运输氧气的工具,细胞需要的氧主要靠它来运输。贫血时运送氧气的工具缺乏,组织细胞很容易缺氧,常常无法产生足够的能量。造血系统是一个很特别的系统,特别之处在于它有旺盛的再生能力。血液中各种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短的只有几天,如血小板和一些白细胞,长的也只有几个月,如红细胞的寿命大约是4个月。血液中每天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细胞死亡,这就需要骨髓造血系统努力工作,制造出新的细胞补充到血液中。而且制造出的细胞种类很多,血液中绝大多数的细胞都是骨髓制造的,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都是骨髓制造的。感觉骨髓就像一个大工厂,有很多条生产线,每天都在繁忙地制造各种产品。这样一个系统,您想想每天需要多少原料。我们都知道血液是极有营养的东西,营养来源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这些血细胞,它们都是营养素做的。所以,当原料缺乏时,一个很常见的病——贫血就出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一些人面色苍白,口唇苍白。有的人可能已经自己感觉到这是一种病态,有的人可能只是心存疑虑,最近脸色为什么这么白?其实,这就是贫血的一种常见表现。贫血是我国居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贫血的对象也较为广泛,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女性,尤其是孕妇和乳母,老人。那么,贫血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贫血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等指标,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贫血对健康最根本的危害之一就是携氧能力低下,影响体内能量的产生,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功能的发挥,导致一系列常见症状或体征。二、贫血的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1、骨髓造血原料不足因为骨髓造血需要大量的原料,所以原料供给往往是个很大的问题。如不及时供给,经常会出现原料短缺,甚至导致贫血。造血原料不足是贫血的最常见原因。红细胞生成除需要糖、脂、蛋白质之外,还需要铁、铜、钴、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维生素E、叶酸、烟酸、核黄素和泛酸。缺乏这些造血物质均有可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出现贫血。贫血有很多种,其中您最熟悉的应该是缺铁性贫血了。幼红细胞在合成血红蛋白时需要铁。在幼红细胞的线粒体内,铁和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缺铁时血红蛋白生成减少,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泛酸或胆碱等营养素,胃便无法分泌充足的胃酸来溶解铁,影响铁的吸收,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还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因为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合成DNA的主要辅酶,缺乏可使DNA合成缺陷,致幼红细胞核分裂迟缓,红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发生巨幼细胞贫血。缺乏叶酸的人会产生巨幼贫血,孕妇可能还会引起胎儿神经管先天畸形。这种贫血者,嘴巴、舌头酸痛,或者皮肤出现黑斑。各种抑制合成红细胞所需营养的药物,都会使人发生贫血。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也会出现贫血。造血细胞的增殖过程,必须在正常的造血微环境中进行。有害物质损害造血微环境,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许多农药、药物、苯、甲醛、电离辐射、感染等原因可以破坏人体的骨髓,影响造血微环境,引起贫血,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其实骨髓造血跟农民种庄稼的道理差不多。您想想,把一粒精挑细选的种子种到阳光、温度、湿度和营养都适宜的土壤中,它有什么理由不生长呢?相同的道理,骨髓要想正常工作,需要有良好的造血环境。造血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就容易得再生障碍性贫血之类的疾病。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它对骨髓造血环境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当肝的解毒功能良好时,会迅速清除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尽可能地减少这些有毒物质对骨髓的损伤。而肝脏解毒的过程也是大量消耗营养素的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当肝脏解毒功能不佳和营养素不足时,患者就容易出现贫血,甚至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其他血液病,包括白血病。所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一些血液病也可以通过远离有害物质、护肝、改善骨髓的造血环境而治愈。在我们身体里,新陈代谢越快的器官越容易受到攻击,尤其是对毒性物质和各种辐射非常敏感。与骨髓相似的器官还有消化道和男性的睾丸。消化道黏膜上皮1~2天就更新一次,这就需要不断有新的细胞产生。睾丸每天有大量染色体分裂,以便不断制造精子。所以,在受到毒性物质攻击后,它们的反应也很相似。比如,化疗时,患者很容易出现贫血、消化道反应和精子减少,就是这个原因。一切有害物质的伤害最后都以消耗营养素为代价,如果体内有充足的营养素,可以及时修复受伤的细胞;如果营养素不够,那么伤害则真正发生,甚至发展。3、溶血性贫血一些药物、化学毒物、感染、酶缺乏、免疫紊乱、脾功能亢进等原因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性贫血。4、失血性贫血各种原因导致失血过多,也可以造成贫血。三、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贫血常见的表现有软弱无力、疲乏困倦;皮肤、黏膜、指甲、口唇等颜色苍白;气短、心悸、心理忧郁;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儿童表现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炎。除贫血外貌外,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平,不光滑,易碎裂,甚至呈匙状甲。血液常规检查,骨髓检查有助于确诊。血常规一般男性血红蛋白小于克/升,女性血红蛋白小于克/升,有明显低色素表现。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需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缺乏造血原料所致的贫血,治疗最简单,而且效果最好,比如缺铁性贫血补铁及其他造血原料就可以了。慢性失血患者要及时治愈出血。四、贫血的营养调理补充血液最好的食物是各种动物肝脏,其次是肾脏、蛋黄、红枣、鱼、瘦肉;酵母及小麦胚芽补血的效果也非常好。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铁。铁是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也是机体许多金属酶的辅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充分补充铁片,尽快治愈缺铁性贫血。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叶酸必须与维生素B12一起起补充。维生素B12需有胃分泌的酶才能被吸收;补充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就能制造出酶,从而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维生素B6和维生素C也能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缺乏叶酸的人会产生巨幼贫血,补充1毫克叶酸,几小时内骨髓便开始制造新的红细胞。维生素E不足时,不仅铁的吸收和血红蛋白的形成会受影响,而且细胞膜上的必需脂肪酸也易被氧化,使全身的细胞包括红细胞都容易破裂,出现贫血。如果每天摄取毫克的维生素E,5天后病情就会好转,而且贫血很快也能康复。早产的婴儿往往特别缺少维生素E,生下来后接触空气中的大量氧气时,红细胞很快破裂,发生黄疸病,并且导致贫血。如果母亲营养充足,吃母奶的婴儿较喝牛奶者可多摄取20倍的维生素E,贫血和黄疸病便可预防。缺乏维生素B6和镁,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都会减少,从而发生贫血。补充维生素B6或镁,血红蛋白便明显增加,贫血改善。许多药物影响营养的吸收,易致贫血;所以,如果必须吃药,则预防贫血的营养素也需要同时补充。营养素进入身体,通过护肝直接参与解毒,参与骨髓造血环境的改善,为造血提供原料和延缓红细胞衰老,全方位打造造血环境,可以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请您想想什么药物能够同时做到这些?没有,只有营养素才可以。身体在得到充足的营养素后,发挥自身的修复能力和自愈能力,发挥骨髓的造血功能,结合必要的药物治疗,就能够把各种血液病治疗好。所以营养素防治各种血液病包括白血病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贫血调理的营养配方,主要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族、维生素E、维生素C、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相关营养素,应予充分补充。五、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是由于基因缺陷而导致珠蛋白生成障碍,导致贫血。我们思考一下,血液细胞更新很快,贫血者,还活着,就代表其身体还是可以造血的,不然血液无法更新,短期内就无法存活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据此判断,珠蛋白只是合成的能力差,而非无法合成。一个机器,功能弱,那么我们其他条件,如原料准备充分,其他有关环节保持非常好的状态,使这个薄弱环节尽最大能力生产,发挥最大效益。如果我们调养好身体造血的其他环节,摄取充足的营养,同时,足够的营养也可以延长血液细胞的寿命周期,从这些方面去做,也许可以使地中海贫血的问题得到大大改善,甚至不是特别极端,也许可以与常人无异的生存。当然,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调养的初期,也是这个原理。而这两个问题,是有机会彻底康复的。五、综述造血系统新陈代谢快、组织细胞更新换代很快。更新换代越快的器官越需要大量的原料供应;新陈代谢越快的器官越容易受到毒物的攻击。骨髓造血任务重,需要大量的原料,所以原料供给不足往往是贫血的最主要原因。主要原料包括蛋白质、铁、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B6、叶酸等,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许多有害物质损害造血微环境,可能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严重贫血。一切有害物质的伤害最后都以消耗营养素为代价。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补充相关营养素,为造血提供充分原料,改善肝功能,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治愈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请您想想什么药物能够同时做到这些?没有,只有补充营养素,发挥身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才可以彻底治愈各种贫血以及其他血液病。(感觉文章不错,请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z-tl.com/jbzd/8578.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