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ID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发病高峰年龄在6个月~2周岁。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故为我国重要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
为什么出现缺铁性贫血: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3、生长发育因素4、铁的吸收障碍5、铁的丢失过多
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会出现什么症状: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唇、口腔黏膜及甲床为主),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自诉头晕,耳鸣。
2、骨髓外造血:肝脾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肝脾肿大越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1)消化系统:食欲减低,异食癖;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2)神经系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或萎靡,智力减低临床表现(3)循环系统:心率增快,心脏扩大,甚至充血性心衰(4)其他症状:易感染,反甲
婴幼儿会因为营养不均衡而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患上该病之后,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带来危害给婴幼儿,因此缺铁性贫血要预防。那么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
2、做好喂养指导,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食品。首选肝、肾、血、心等动物内脏。其次为瘦肉、蛋黄、河海产品,如鱼子、虾子等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以紫菜、海带、黄豆、黑豆、豆腐、红枣、黑木耳等含铁高,但吸收率没有上述动物性食物高。植物性食物,如能同肉类或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共同进食,可大大促进铁的吸收。
3、重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铁质的补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铁的需求量大于平常需求量,此时应进食含铁丰富食品或予以预防性补铁,防止母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尤其是对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孕妇进行有效的治疗,可降低缺铁性贫血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
4、制备和应用铁强化食品。天然食品中几乎没有一种单纯的食品能满足人体营养的全面需要。因此,铁强化食品的制备和应用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起着积极的作用。
5、对于早产儿,尤其是体重2.5Kg,宜自出生2个月开始给予铁剂预防。
6、补充铁剂:
(1)口服铁剂种类:硫酸亚铁、富马酸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意:牛奶、咖啡、茶及抗酸药会影响铁剂吸收。)
(2)注射铁剂:不良反应容易发生,慎用!
补给铁剂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网织红细胞2~3天后开始上升,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如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增加铁贮存。
婴幼儿患上缺铁性贫血的话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提前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可以大大的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平时要多注意他们的饮食!
赞赏
长按有治疗白癜风的偏方吗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z-tl.com/jbjs/6396.html
缺铁性贫血(ID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详细]
小儿贫血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贫血症之一,多发生于10天到6岁的小儿。如何[详细]
缺铁性贫血(ID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