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疾病 >> 疾病介绍 >> 正文

科普预防缺铁性贫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2 15:51:08

大家都听说过贫血,

而且知道贫血的人“脸色不好”,

贫血病人的脸色确实会不好,

但“脸色不好”可不一定代表有贫血。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贫血呢?

贫血是指患者的血红蛋白(Hb)浓度、

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应的年龄组、

性别组和地域组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

贫血根据病因分为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就是缺铁性贫血,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一说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是因机体铁的需要量增加和(或)铁吸收减少使体内储存铁耗尽而缺乏,又未得到足够的补充,导致合成血红蛋白的铁不足而引起的贫血。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铁代谢保持动态平衡,在铁的摄入不足、铁的需要增加及失血等情况下,机体出现长期铁的负平衡而导致缺铁。慢性失血是成人铁缺乏最常见的原因,而铁的摄入不足是婴幼儿和妊娠妇女铁缺乏最常见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

01

乏力、心悸、虚弱等贫血的一般临床表现和体征外,还有各种含铁酶活性下降而引起的上皮组织的变化,如口角炎、舌炎、舌感觉异常和烧均感;皮肤干燥,毛发无光泽易断;指甲无光泽呈条纹隆起,严重时指甲扁平甚至四陷形成“反甲”。

02

儿童患者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感觉刺激反应减弱、生长和行为发育迟缓等表现,而异食是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表现。约10%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有轻度脾大。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表现为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红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甚至呈环形。

而正常人显微镜下红细胞形态如下。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

建议大家找血液科医生看一下,

并检查血常规、

细胞形态及贫血方面的指标,

综合判断是否贫血?

到底是哪一种贫血?如何治疗?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呢?

01

补充富含铁的食物。各种肉类、禽蛋类、动物的肝、肾等;海带、紫菜、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香菇、豆类及其制品。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20%)明显高于植物性食物(1%-7%)。

02

补充维生素C毫克,与饭同吃。因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利用。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03

选择强化铁的食品,如加铁酱油和牛奶。

缺铁贫血患者不应该吃的:

01

避免饭后饮茶:茶和柿子中含有鞣酸,遇到含铁的食物可以使铁沉淀,影响铁的吸收。

02

避免过食冰冷和粗糙的食物影响脾胃功能,从而影响铁的吸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z-tl.com/jbjs/8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