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与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时期常见病,系因食物中铁摄入不足,体内铁储存缺乏,造成机体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贫血。我国儿童铁缺乏症的高危人群是6~24个月的婴幼儿和青春期儿童。
病因:1.胎内储铁不足:母亲孕期患有中、重度缺铁性贫血,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储铁相对不足,出生后均易发生。2.食物中摄入铁量不足:这是发生此病的最主要原因。纯母乳喂养儿4~6个月内较少发生。但婴儿6个月以后如以纯母乳喂养为主,不及时增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膳食结构不合理,致使铁摄入不足,发生此病。3.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和青春期处于生长的两个高峰期,如不注意供给富含铁的食物,则较其他年龄期更易发生此病。4.疾病引起铁消耗或丢失过多:对牛乳过敏者,进食过多未煮沸牛奶可引起少量长期肠出血,可引起贫血。婴儿期预防措施:1.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提倡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儿从出生2月龄开始补铁,剂量为1~2㎎/㎏.d元素铁,直至1周岁。人工喂养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一般无需额外补铁。2.足月儿:提倡母乳喂养最好延至2周岁,因母乳中铁吸收率高。最迟从4个月后补铁,可给予铁强化食品,如婴儿配方乳或铁强化米粉,5~6个月后可陆续添加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蛋黄、肝泥、鱼泥、肉泥等,补铁应持续至1岁末,最好能到2岁。蛋类和乳类食品最好单独喂食,因蛋黄和牛乳中含高磷复旦复合物可阻碍铁的吸收。牛奶含铁量和吸收率低,1岁以内不宜采用单纯牛乳喂养。婴儿时期每日供给的铁总量(包括食物中含有的强化铁、铁剂)不应超过15㎎。家中储存的铁剂或铁强化食品不宜超过1个月量,以防变质和发生意外中毒。幼儿期预防措施:多采用含铁量多、吸收率高的食物,保证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豆类制品,同时鼓励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促进铁的吸收,尽量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不建议单纯牛乳喂养。治疗:尽量给予口服铁剂。应选溶解度大、易于吸收的二价铁盐进行治疗。常用的有硫酸亚铁、乳酸亚铁、富马酸铁和葡萄糖酸亚铁。计量以元素铁计算,每日4.5~6㎎/kg,分3次服用最为恰当(即硫酸亚铁每日0.03g/kg,富马酸铁每日0.02g/kg),此量可达吸收的最高限度,超过此量吸收率反而降低,且可刺激胃黏膜。铁剂应在餐间服用,以利于吸收和减少不良反应。服铁剂的同时服维生素C可提高铁的吸收率。铁剂治疗7-10日后网织红细胞增生达高峰,血红蛋白迅速增加,一般3~4周后恢复正常,贫血纠正,临床症状好转。但仍需继续服用铁剂1~2个月,以补充体内铁的储存方可停药。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pf/b[详细]
小儿贫血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贫血症之一,多发生于10天到6岁的小儿。如何[详细]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pf/b[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