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疾病 >> 疾病预防 >> 正文

贫血≠补铁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10-13 7:23:24
贫血≠补铁       

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表明,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0.1%;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1.1%、9.1%和19.9%。

按照成因不同,可以细分为多种。造成贫血的原因不是一般的复杂,一定要通过正规医疗诊断。确诊为某种贫血后,遵从医嘱,该吃药吃药,该输血输血。

如果确定是营养相关的贫血类型,再考虑同时加强饮食,配合治疗。统计显示,缺铁性贫血是我国高患病率的营养缺乏疾病之一。但不代表所有的贫血都是缺铁导致的,所以,不是所有的贫血都需要补铁。

    有的贫血是与铁无关的,比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和(或)叶酸所致,以妊娠妇女和婴幼儿多见;维生素B1吸收不良导致的恶性贫血,诱因主要是肠道疾病、肠道寄生虫感染、手术切除部分胃部或者肠道、艾滋病等。这类贫血患者,需要重点补充维生素B1和叶酸。可以多吃鸡蛋、各种乳制品(牛奶、酸奶、奶酪)、肉类和水产品补充维生素B1;可以多吃深色绿叶菜、水果、坚果补充叶酸。因铅导致的溶血性贫血,与营养无关。这类贫血,通常和经常接触铅的工业职业有关,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用含铅容器储存食品、饮料,或者服用含铅过量的药物。铅对骨髓的毒性尤为明显,会导致血红细胞数量大减。另外,会有部分地区小朋友误吃含铅物品,比如受到污染的土壤、腐烂的含铅涂料薄片、含铅油漆碎片。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指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

      都有哪些人容易患缺铁性贫血呢?    

婴幼儿和素食主义者,因为饮食限制,容易缺铁;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铁需求大增,容易缺铁;另外,女性生理期失血、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以及胃溃疡等消化疾病,都可能引起缺铁。只有缺铁性贫血才需要补铁,其他的贫血有可能还会起到相反作用。这类贫血人群,在治疗之外,需要加强饮食中的铁摄入。

      缺铁性贫血患者适宜吃的食材    

植物性食物,含铁比较高的如深绿叶菜菠菜、苋菜,豆类中如黄豆、红豆等,以及紫菜、黑芝麻、莲子、黑米等。

动物性食物,各种肝脏、猪肉、牛肉、动物血等,都是铁含量和铁吸收利用都很高的食物,而且血红素的含量都很高。

      地中海贫血补铁反而有害    

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的血液疾病,表现为红血球寿命比正常人短。通常,会建议做婚前健康检查,避免夫妻双方都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而生出重症地中海贫血的孩子。

轻度地中海贫血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也不需要治疗。而中等或严重程度的患者,就可能需要输血。经常性输血,容易导致铁过量,对心、肺、肝等器官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由于本身并不缺乏铁,饮食「补血」或者吃含铁量高的食物,就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有副作用。所以,应注意控制饮食中的铁,避免前面提到含铁丰富的食物。









































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z-tl.com/jbyf/1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