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作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只有血液充盈,血脉调和,我们才能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思维敏捷正常的生活。然而近年来,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贫血,是我们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种疾病,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患上贫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贫血呢?贫血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在北京医院,有一位北京京城小有名气的80后中医。幼承家学,法宗伤寒学派,以脉诊见长,临床中多以中西合诊,针药并施,古方新用。擅长运用津液辨证及经络辨证诊治各种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疾病以及妇科疾病、各种皮肤病等。曾受邀参加“美丽俏佳人”、“非常小可”等大型综艺节目,为大家讲授健康养生、防病治病中医知识,现为北京、上海、广东等近二十家电视台、电台医学类节目主持人,被大家成为“京城时尚中医”。他就是主治医师刘钊,当你来到北京医院刘钊医师的诊室门口,你可以看到找刘医师看病的人每天都会排满走廊,刘钊医师认真、严谨、和蔼亲切的诊治态度、和精湛的治疗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带着以上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刘医师对贫血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缺铁性贫血的相关介绍。
刘钊医师跟我们介绍道:中医对于贫血以及相关病症的讲述,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基础,在我国最著名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血的生理功能、临床表现、治疗法则等一系列论述,对血虚证的病因及病理阐述、辩证和组方用药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缺铁性贫血(ID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在育龄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里,约有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有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中,也有20%的育龄妇女及40%左右的妊娠妇女缺铁。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如果人体内铁元素长期摄入不足,或者丢失过多,就会使骨髓贮存铁消耗殆尽,从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常见的导致人体缺铁的原因有:慢性失血、妊娠或授乳、饮食中铁摄入不足以及铁吸收不良等。慢性失血常见于女性月经过多,男性及绝经后妇女消化道出血;妊娠或授乳是因为母体内铁转移给胎儿或婴儿;饮食摄铁不足:长期低铁饮食,是儿科缺铁的常见原因;铁吸收不良常见于胃切除术后患者。
缺铁性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贫血的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易疲倦、眼花、耳鸣、活动后心悸气短等;二是由于缺铁引起的症状,如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行为异常、异食癖等;三是由医生观察到的体征,如皮肤苍白、毛发干枯、指甲扁平易裂、匙状反甲、慢性舌炎等。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有时贫血的程度和贫血的症状并不相关,一些轻度贫血患者即可以表现出很明显的症状,而一些长期贫血的患者,尽管贫血程度更重,由于身体逐渐耐受,反而自觉不适较轻。所以贫血的诊断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查,来判断贫血的有无、性质和程度。
一个完整的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至少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缺铁性贫血,和引起缺铁的病因。因此,治疗也有两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去除病因和规范补铁。诊断和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因,需要专业的医生做出系统的检查和分析之后综合实施,除了对于特殊病人偶尔应用注射用铁剂,补铁一般采用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治疗的关键在于充分补充骨髓内的贮存铁,一般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服用2~3个月。
铁,是人体重要必须微量元素之一,也是比较容易缺乏的元素。人体内总铁量较少,男子(75kg)大约3.8g,女子(60kg)大约2.3g。虽然总量不多,但却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成年男子每天丢失1mg铁,成年女子每天丢失1.5mg铁。铁的平均吸收率为10%左右。我国建议铁的每日供给量为:成年男子12mg,成年女子18mg,孕妇、乳母28mg。
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血、肝脏、鸡胗、牛肾、大豆、黑木耳、芝麻酱等;含铁良好的食物有瘦肉、红糖、蛋黄、猪肾、羊肾、干果等;含铁一般的食物有鱼、谷物、菠菜、豌豆、扁豆、芥菜叶等;含铁微量的食物有乳制品、蔬菜、水果等。
中医在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和预防保健方面有悠久的历史。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多与中医古籍中记载的“虚劳”“黄肿”“崩漏”等疾病相关,治疗在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基础上,多以“益气养血、健脾固肾”等方法综合运用。
刘钊医生病案举例
杨某,女,49岁,乏力心悸3个月。
近三个月来月经量忽转多,初至如崩,每淋漓十余日方净。自觉乏力倦怠,少气懒言,心悸气短,动则益甚。头痛烦躁,夜寐不安。畏寒肢冷,腹胀食少。大便微溏。睑结膜色淡,口唇、甲床色淡。心脏听诊无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可凹性肿。舌淡,苔白稍厚,脉沉细数。已于外院检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因口服铁剂不耐受,胃痛腹泻,乃求诊中医。
立法:益气养血,健脾化湿。
方药:焦白术15g,怀山药15,川续断12g,茜草10g,生黄芪12g,炒杜仲12g,茯苓30g,姜半夏6g,香附12g,苏梗12g,荆芥炭9g,炮姜炭6g,夜交藤15g。
服药一周后,胃脘转舒,腹泻止,水肿消,体力转佳。恢复口服补铁治疗而无不适。进退治疗月余,月经恢复至五日许净,外周血象正常。停服中药,嘱继续口服铁剂至三个月后停药。
通过以上刘钊医师的详细介绍,可见对于贫血的防治最为根本是气血同补,双管齐下,并且结合五脏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采取有效合理的预防保健措施,注重身体的调理,真正实现“益气生血双循环,健康美丽两相宜”。
北京医院医院网站:中医白癜风医院在哪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z-tl.com/jbyf/1894.html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贫血是一种特别常见的情况。要想令贫血的情况得到良[详细]
小儿贫血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贫血症之一,多发生于10天到6岁的小儿。如何[详细]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贫血是一种特别常见的情况。要想令贫血的情况得到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