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抗拒药物治疗
很多妈妈认为,既然小孩没什么症状,食补也能补铁,况且是药三分毒,没必要吃药吧。但是,很多时候食补并不能很好的吸收,达不到补血的作用。所以必要的时候,不能抗拒药物治疗。??
6—24个月的孩子
贫血率很高
浙江大医院的专家介绍,临床中,宝宝贫血其实很常见。6—24个月的婴幼儿中出现缺铁、贫血的概率非常高。其中超过一半都是营养性贫血,最普遍的就是缺铁性贫血。虽然轻度贫血没什么症状,但是已经对孩子造成挑食厌食、不爱活动、容易疲劳等明显的影响,因此应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为什么婴幼儿易出现缺铁
??
缺铁和贫血的关系
当宝宝体内铁缺乏时,首先减少的是存储在肝脏内的铁,然后是脑部、肌肉等部位储存的铁,最后会影响血液系统,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造成缺铁性贫血。
也就是缺铁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贫血,当血红蛋白检测发现贫血时,机体早已存在缺铁的情况了,对人体已经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对缺铁和贫血的预防和定期筛查尤为重要。
??
缺铁的危害
1.引起“缺铁性贫血”:这是缺铁导致的最主要危害。
2.阻碍身高体重的增长:缺铁会导致宝宝的消化功能下降,影响食欲,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3.免疫功能受损:铁缺乏的宝宝免疫功能会下降,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
4.影响认知发展和情绪发展:缺铁的宝宝易怒、情绪波动大,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表现。
研究发现,孕期母亲缺铁和婴儿期缺铁都会影响儿童远期的认知和行为,而且是不可逆的。因此对缺铁和贫血需要定期筛查,及早发现,并且一定要积极干预。
??
如何判断缺铁/缺铁性贫血
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是否出现了:面色、皮肤苍白;易疲乏、不爱活动;食欲差、异食癖(挑食);烦躁、精神不集中;生长发育落后;出现反甲(指甲中间凹陷)的现象。家长也可以查看孩子体检报告中的血红蛋白指标。??
缺铁性贫血治疗的原则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需要药物治疗和食物疗法并重,及时、足疗程是关键。及时:在发现贫血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尽快纠正贫血和缺铁,减少缺铁的影响。足疗程:治疗要等贫血纠正后1个月左右才可考虑停药。因为只有把体内的铁缺乏状态纠正后再停药,才不会立刻出现贫血复发的情况。医生提示,大部分补铁药物口感都不佳,如果孩子不能接受,可以用温水少量稀释。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便秘、大便偏黑、恶心等不适,随着药物的使用症状会逐渐减少,如果症状非常明显,可以和医生进一步沟通调整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食物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肉类、猪肝等,以提高铁的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则可促进铁的吸收。??
如何预防宝宝缺铁?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多胎儿等缺铁高危人群,在早期就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补充铁剂。普通宝宝在6个月开始辅食添加时,要选择含铁加强的米粉,7个月后及时添加肉类、猪肝、血制品等含铁高的食物。另外,对高危人群要更加注意监测,定期检查。??
日常补铁5大误区
来源:芜湖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怀孕后,蹲一会儿后站起来就会眼前发黑、头晕目眩,非要定住站一会儿才能恢复[详细]
小儿贫血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贫血症之一,多发生于10天到6岁的小儿。如何[详细]
怀孕后,蹲一会儿后站起来就会眼前发黑、头晕目眩,非要定住站一会儿才能恢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