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以及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贫血类型。那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指标是什么?我们常用的血常规能否预测铁缺乏?应该如何补充铁剂?又该如何让预防缺铁?一起看看喽~
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标准是什么?
在临床上常有大夫拿着血常规单子告诉患者,你这是缺铁性贫血,那究竟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国内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
国内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标准:满足第1条及2-9中任2条或以上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Hb)g/L,女性Hbg/L,儿童6月-6岁g/L,6-14岁g/L,由于海拔高度对血红蛋白的影响,海拔升高米,血红蛋白上升约4%
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血清铁蛋白14ug/L
血清铁8.95umol/L,总铁结合力64.44umol/L
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幼粒细胞15%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umol/L(全血),血液锌原卟啉0.9umol/L(全血),或FEP/Hb4.5ug/gHb;
血清可溶性运转铁蛋白受体浓度26.5nmol/L
铁剂治疗有效
从上述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确诊缺铁性贫血,除血常规满足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外,还需要有铁代谢的相关指标,或者明确缺铁病史且补铁治疗有效。
血常规可以预测缺铁吗?
正规诊断缺铁性贫血仅有血常规中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是不够的,那么血常规可以作为铁缺乏的筛查手段吗?答案是可以。
在血常规中除根据血红蛋白的高低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外,还有几个与红细胞相关的指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这些指标可以对红细胞形态是否减小、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浓度水平是否降低(也就是颜色是否变淡)、以及红细胞体积是否大小不一进行预判,从而预测是否存在铁缺乏。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缺铁。在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红细胞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体积变小,外周血特征表现为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中央淡染区扩大,血常规指标则表现为MCV、MCHC、MCH降低,RDW升高。
但是需特别注意,地中海贫血也会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一样,都会出现MCV、MCHC降低,RDW、LDH升高。因此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鉴别,例如Mentzer指数(Mentzer指数=MCV/红细胞计数),当发生贫血并合并Mentzer指数13时,需要进一步排除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时如何补充铁剂?
一旦临床诊断缺铁性贫血,在积极寻找病因、去除病因的基础上,应给予每日补充元素铁2~6mg/kg,餐间服用,2~3次/日,且应在血红蛋白正常后继续补充2个月。
可是为什么在血红蛋白正常后仍要补充2月呢?从缺铁三个阶段说起:储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缺铁性贫血(IDA);这就好比是米缸没米(储存铁缺乏)→锅里没米(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碗里没饭(缺铁性贫血),当碗里没有饭时,我们不仅要让现在的碗里有饭,也要把米缸的米补满,所以血红蛋白正常后继续补充2个月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补铁治疗有效3~4d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7~10天达高峰,2-3周降至正常。补铁2周后Hb量开始上升,4周后Hb20g/L。但是如果持续4-6周Hb无变化,或上升小于10g/L者,需要考虑:①判断有误;②未能按医嘱服药;③存在持续出血④存在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如十二指肠溃疡、小肠术后、胃肠解剖部位异常等;⑤同时伴有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肝病等;⑥所用的铁剂不能很好吸收等。
此外,在口服铁剂时还需注意:若无明显胃肠道反应,一般不应将铁剂与食物同服,尤其是牛奶、钙片、蛋、茶、咖啡等;在弱酸介质中,铁以亚铁离子形式更容易吸收,所以应在服用抗酸剂前2小时或服用后4小时服用铁剂;同时,建议服用铁剂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如何预防铁缺乏
孕期预防:加强营养,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按元素铁60mg/d口服补铁,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可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倡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者应从2-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1-2mg/kg.d元素铁,直至1周岁。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人工喂养者应采用强化铁配方乳。
足月儿:尽量母乳喂养至4-6月,此后如继续纯母乳喂养,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必要时可按每日剂量1mg/kg元素铁补铁。未采用母乳喂养、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并及时添加含铁的食物。
幼儿: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纠正厌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鼓励进食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吸收;尽量采用强化铁配方奶
青春期儿童(尤其女孩):加强营养,合理搭配饮食;鼓励进食蔬菜水果等,促进铁的吸收。
参考文献:
[1]《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46(7):-.
[2]詹建英,郑双双,董文红,邵洁.血常规指标对儿童铁缺乏的预测作用[J].中华儿科杂志,,58(3):-.
[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8,98(2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导语: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以及发展中国家最[详细]
小儿贫血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贫血症之一,多发生于10天到6岁的小儿。如何[详细]
导语: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以及发展中国家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