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疾病 >> 疾病诊断 >> 正文

缺铁性贫血的营养调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11-15 8:52:04

(一)概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孕妇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人体血红蛋白的合成需要蛋白质、铁、铜、维生素B6,红细胞的成熟需要维生素B12和叶酸,而铁在肠道的吸收需要维生素C,一旦其中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满足不了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需要,必然导致贫血,而膳食营养治疗是营养性贫血的有效措施。

(二)膳食营养目标

1.管理目标提供足够的铁供给红细胞的合成。并提供足量的维生素C来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提高血红蛋白含量纠正贫血。

2.管理要求能量和三大营养素按正常人要求供给,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瘦肉、鱼类、禽类等,有些蔬菜中铁含量相对丰富,但吸收差,尚需同时提供含铁丰富的维生素C的食物来促进铁的吸收,如橘子、猕猴桃、鲜枣等,因此首先应选择动物性食品;注意荤素是的搭配可提高铁的吸收率;经过发酵的粮食铁的吸收率有所提高,如馒头、发糕等。

(三)膳食制定原则

1.能量应提供充足的能量,每天20~30kcal/kg,每天总量不少于kcal。

2.碳水化合物每日~g,以占热量的50%~60%为宜,可选用多种杂粮。

3.蛋白质一般缺铁性贫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的摄入不足,因此应保证足量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总量需要每日1~2g/kg,食物以易消化的含必需脂肪酸完全的优质高蛋白饮食为主,如奶类、禽蛋类、瘦肉、豆制品、鱼虾等。

4.脂肪以1~1.2g/kg,占总热量的20%~25%为宜,不宜过多,否则可影响消化吸收并抑制造血功能。提供易消化的脂肪和蛋黄、植物油为主,可以补充Ω3脂肪酸丰富的食物,如鱼油及鱼类。

5.维生素和矿物质贫血患者可有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因此多添加新鲜的水果、蔬菜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6.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长期偏食和素食的人,要进行纠正,使其改变饮食习惯,以保证铁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

(四)食物选择

1.宜食食物禽蛋类、瘦肉、鱼虾、芝麻、海带、木耳、紫菜、香菇、干豆类及其制品、大枣、葵花子、核桃仁、奶类等。

2.忌食食物不宜饮浓茶和咖啡,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也适当限制,以利于膳食中铁的吸收。

(五)食谱举例









































中科UM-D
中科UM-D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z-tl.com/jbzd/1376.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