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缺铁性贫血疾病 >> 疾病治疗 >> 正文

儿童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是怎么回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8 20:25:03
百癫疯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
你了解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吗?在检验工作中,我们经常见到儿科患者血小板增多的情况。这些小患者中,多数是伴随感染性疾病而出现这种现象,患者身上只有原发病的症状,并没有与血小板增多症相关的体征,可以称之为“反应性血小板增多”。临床上一般把血小板计数>×/L称为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发病率低,患者以50岁以上中老年为主,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感觉头晕、乏力,常在并发血栓、出血或做血液检查时偶然发现。儿童中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者罕见,超过90%的患者为继发性血小板增多,也可称为反应性血小板增多[1]。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判断标准1、血小板计数>×/L,暂时性,随病因去除逐渐降至正常;2、不伴有出血和血栓;3、血小板形态和功能正常[2]。众所周知,血小板的功能不仅限于凝血和止血,还可以分泌多种趋化因子作为炎性介质参与炎症反应。儿童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原发病多为急性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缺铁性贫血、免疫性疾病(如川崎病、风湿病)、药物、肿瘤、脾切除术后、新生儿高胆红素等[3],其中川崎病较为特殊。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皮肤粘膜损害、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增高,多发于2-5岁儿童,其主要危害是冠状动脉损害[4]。有研究发现,儿童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在新生儿和3岁以下儿童中发生率最高,且男、女间无差异[2],7岁以上明显减少[5]。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有关。TPO主要由肝、脾、肾和骨髓基质细胞产生,通过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释放血小板等功能引起外周血中血小板增高。TPO在新生儿期最高,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6],因此儿童发生反应性血小板增多较成人常见。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可能的机制1、各种致炎因素刺激巨核细胞增生而产生更多血小板;2、感染时TPO水平明显增高;3、血管内凝血和血小板消耗后机体代偿;4、感染时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合成增加,刺激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7];5、部分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小板增高,因为骨髓中存在巨核细胞系-红细胞系双能造血祖细胞,缺铁性贫血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对巨核细胞的产板功能有协同作用[8],也可能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血小板数时受小红细胞影响。儿童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以轻度增多为主,一般不超过×10g/L,病程往往呈良性,不会引起脾大、出血和血栓,随原发病解除后7天至3个月内恢复正常[2]。除川崎病和极少数有出血和血栓形成者需要对症治疗,大多数无需处理,但是应排除假性血小板增多,对血小板渐进性增高或持续时间较长者要积极查找原因,避免漏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其它潜在的疾病。

参考文献:

[1]张利强,郑杰,马洁,等.9例具有致病基因变异的儿童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9(4):-.[2]李君惠,刘嵘,胡涛.儿童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49(7):30-34.[3]盛伟武,高春彪.例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情况分析[J].基国际检验医学杂志,,37(17):-.[4]李伟,张丽,黄萍,等.3月龄内川崎病患儿临床热点及中期随访[J].临床儿科杂志,,35(7):-.[5]杨奕辉,朱瑞芬.支气管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变化及临床意义[J].医院,,23(2):-.[6]吴洁,黄晓燕.血小板生成素与感染相关性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关系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42(10):-.[7]王梅.4-6岁儿童体检中血小板计数升高原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31(23):-.[8]朱理平,王永志,朱士红,等.缺铁性贫血例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观察[J].云南医药,,40(2):-.来源|医家小二作者丨王彦平转载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件重要的事和你说最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z-tl.com/jbzl/12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缺铁性贫血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